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44576280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生 活> 正文
七类人血压别降太低
2018-05-08 11:52     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 康

    张女士今年57岁,去年查出血压高达180/100毫米汞柱,于是开始遵医嘱吃药,并把血压控制在了120/80左右。可她依然感觉不舒服,头晕、头痛。又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发现,她大脑里一条动脉堵塞了,还在堵塞处形成了侧支循环。张女士的身体已经适应了原来的高压状态,现在血压一下子降下来,导致这条侧支循环血管过不去血,造成她出现一系列症状。医生告诉她,今后控血压别太严,高压保持在140左右即可。张女士按照医生建议调整了用药,不适果然渐渐消失了。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康表示,临床上,类似张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大概有10%~20%。除高血压危象外,其余患者均应平稳而逐步降压,因为血压下降过快和过低会使患者出现头昏、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症状。因此,降压治疗必须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提倡4~12周将血压降到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是比较适宜的,而不是越快、越低越好,尤其是以下7类人群。

    1.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得过低,加上体位改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2.高血压脑病患者。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血压突然升高,出现颅内压增高,所以降压必须要缓慢。3.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颈动脉向大脑灌注血液,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引发大脑供血不足。4.基础血压高的人。这类人群缓慢将血压降至140/90即可,过低会引起恶心、头晕、心慌等身体不适。5.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李康说,门诊中经常有60多岁的老人,收缩压高,舒张压却是正常或低的。这类人群血压过低,会使舒张压进一步降低,引发大脑血液灌注不足,出现频繁的头晕。6.身体衰弱的老年人。这类老人通常需长期卧床、体质差、脏器处于较弱状态,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周围脏器血液灌注不足,出现生化指标异常。7.80岁以上的老人。美国高血压指南要求此年龄段人群血压150/90即为正常,但我国标准值较低,是140/90,建议达到此值即可,不要过度控血压。李康说,不同患者对血压的调整,会有不同的适应和反应状态。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严重的会损伤大脑、肾脏、冠状动脉等脏器。本身有颈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慢性肾脏疾病、严重的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建议高血压患者平时养成定时测血压的习惯,一旦偏离标准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灵活用药,不可贸然将血压降得太快太低。(王  琳)▲

    【采编 郑强】原标题:七类人血压别降太低

相关新闻:
潼南“城市之眼”即将绽放 ...
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
《六养潼南:春风十里醉美 ...
绣女红传文化
喜迎瑞雪 潼城小伙伴玩嗨 ...
银装素裹下的潼城
另类合影
勤劳的双手
传说中有这么多地方 被称 ...
帅气尹正撩小黄鸭 时尚写 ...
潼南美女时尚街拍 速度围 ...
女大学生竞聘空乘 外语特 ...
数字报二维码
潼南微发布平台
APP新闻客户端
潼南网二维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新闻中心(潼南报社)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120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44579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