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蔬菜基地护岸一期工程建成投用。 潼南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发电。 开栏的话: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成就非凡。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来,潼南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用双手书写了发展的壮丽史诗。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报从今日起开辟“40年40人40事”专栏,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敬请关注。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伴随着潼南水利发展的始终;改革开放,成就了潼南水利的跨越式发展。点点滴滴的历史见证,汇成涓涓细流,贯穿了潼南水利发展的历程。 平安水利 改革开放40年,潼南连续防御和战胜了1981年、1998年、2013年特大暴雨洪灾和2006年的特大干旱。尤其是2006年,全区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旱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最大限度降低了旱灾损失;在抗御2013年琼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斗争中,全区上下紧急动员,组织和调动各级党员干部2.5万人,组织冲锋舟68艘,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2万余人,解救受困群众4400多人,设立灾民安置点17个,无1人死亡,妥善解决了2万多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潼南水利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水利投资规模大、建设项目多、发展速度快、工程效益好、群众受益多,极大地改善了全区水利基础设施状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区水务局局长陈世权介绍说,仅近五年,我区先后建成投用三块石堤防、蔬菜基地护岸一二期、大佛寺堤防及延伸段、2条防汛抢险通道、7处中小河流治理、7处场镇堤防,大佛坝堤防即将建成,5个重点镇街防洪标准基本达标。完成山洪灾害、水文水情、水库安全的标准体系建设,形成预测、预报、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自动化体系,建成简易雨量站250余处、自动雨量站118处、自动水位站90处、水文测量站7座、预警广播站75处、视频监测站79处、中心预警平台3个。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3座,实现病险水库整治销号,消除了水库下游14.2万人的安全隐患。完成青云灌区、红岩嘴灌区、瓦漩坨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整治山坪塘5166口,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3.1万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成13个饮用水源地水生态涵养项目,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7年6月27日,我区水利建设史上标准最高、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涪江潼南航电枢纽工程正式蓄水发电,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扩大城市框架、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滨江城市、提高市民宜居幸福指数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我区还投入449万元,新建成7座防洪救生高台,每座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可承载300至500人应急避险;投入1924万元,建成卧佛、双江、宝龙、玉溪4个镇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有效提升了项目区抗旱水源保障能力。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成效,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潼南水利事业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发展中潼南水利事业所取得的每一步历史性的跨越。 民生水利 陈世权介绍,潼南农村水利始终围绕改善民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从加强河网水系建设、突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到今天集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内容于一体。 据悉,40年来,潼南建成有效灌溉面积38.5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3.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7%,为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通过封育保护、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全区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有效开展,“破坏大于治理”的局面得到扭转,保护了原本脆弱的水生态环境。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和生产生活水源污染等多种因素,部分群众存在饮水困难、饮水不安全问题。为此,我区在改革发展中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入水利“惠民工程”的首位。仅2005年以来,全区新建各类供水工程2.86万余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95处(场镇水厂27座,村级水厂18座,小集中供水工程50处),实现了饮水安全全覆盖。 区水务局副局长曾燮辉介绍,为解决8万居民和6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总投资达6.55亿元的大石桥水库于2015年12月28日动工开建。水库建成后将是潼南历史上最大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 据了解,大石桥水库是一座具有农业灌溉、城区应急水源、场镇供水及农村人畜饮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水库位于桂林街道高何村,距城区4公里。水库总库容1413万立方,总灌溉面4.24万亩,能解决场镇4.55万人、农村3.56万人和6.58万头牲畜的用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509万立方。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大石桥片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区域性水资源严重不足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等问题。 和谐水利 改革开放40年,潼南水利大力推进行业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水利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政策,实现了水利投入从依靠上级投入、农民筹劳筹资到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融资和受益群众筹劳筹资为补充的新体制转变,实现了水利投入的持续增长,建立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政府保障制度,探索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等,为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 近年来,潼南水利人围绕区委、区政府四个“做大做强”发展目标,坚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问题,作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完善与四个“做大做强”相适应的规划体系。区水务局坚持以项目争资金,以资金求发展的思路,重点编制了《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长期供水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河道岸线规划》《城区防洪规划》等等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利建设规划,开展了骨干水源、城镇堤防、河流治理、饮水安全、农田灌溉、水土保持、移民后扶、水生态涵养等100余项项目科研和设计工作,实现了与国家投资政策的对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二五”以来,争取市级及以上水利资金30亿元,其中2017年超过5.6亿元,为历年之最。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水利事业的发展映照出我区改革发展的光辉。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潮头,我区将继续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水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为支撑,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为1583平方公里的潼南大地绘就出一幅“江河安澜、供水安全、河河健康、山川秀美、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美好画面。(全媒体记者 李 扬 唐苠涵)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