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把这一重大战略安排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转折。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 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站在接续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宏伟蓝图,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准确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内涵要求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丰富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发展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的统一。 一是把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发展成就超出预期,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是实事求是的、符合实际的。 二是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升了。从中等发达水平的现代化国家到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不仅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 三是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提高了。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拓展和深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需要“快干”,以奋进者的姿态披荆斩棘,不断开辟新的局面;需要“实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良好风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更加奋发有为地把改革全面推向深入、进行到底;需要“会干”,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把握复杂局面的能力,奏出最美妙的乐章;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注意防范风险,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