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公园景色优美,蓝天碧水交相辉映。 特约摄影王华侨 水清岸绿的人工运河。 悠悠涪江水,绵绵琼江情。千百年来,琼、涪两江之水一直在潼南大地静谧流淌,滋养着代代人民。这里,城市因水而美,乡村因水而兴,造就了潼南独一无二的水墨山水,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真实写照。 自长江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准确理解长江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立法特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坚持全流域一体化理念,以河长制、水环境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等为抓手,切实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守护一方碧水,造福一方群众。 河道综治 擦亮生态底色 漫步在小渡镇琼江河段,河水清澈、河道宽阔、河岸整洁,水鸟在碧波上悠闲游弋,垂柳在岸边轻轻摇曳,宛如江南水乡般的乡村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这条河以前杂草丛生,经常有人往里面丢垃圾,夏天蚊虫很多。”临河而居的村民杨大爷告诉记者,现在,河道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居住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丽,每个晨练的早上,他都会沿着河边转一转,发现垃圾及时捡起,希望能把这份美好长长久久地维护下去。 近年来,通过“清四乱”、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等河道综合治理,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等水生态修复方式,小渡镇共修复河道水体约41.6万平方米,河网水系面貌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村庄形象,增强了群众幸福感。 在推进碧水保卫战工作中,我区还充分利用河长、河段长、警长、检察长、船长的工作特点和专业背景,形成工作合力。在河岸醒目位置,设置了各级河湖长公示牌,河流概况、管护范围、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内容一目了然,管理和保护责任明确,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境的河湖责任网,实现了条条河流“有人管”、“管得好”。持续开展的“河长制”宣传、“河小青”志愿服务等活动,广大群众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管网升级 巩固治水成果 “河面垃圾清理了,也只治到了表面,污水往里面一排,看不见的污染就进去了,这次管网改造把污水和雨水彻底分开,让河道治理治到了本,我们用水也更加放心了。”谈起近期完工的管网改造升级工程,寿桥镇花铺村村民邱明喜笑颜开。 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针对农村生活雨污混流、污水收集率低的难点痛点,我区2020年启动涪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工程,对城区及镇街雨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自来水厂等进行改造,进一步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为涪江、琼江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提供保障。 以前的寿桥镇雨污管网存在沉积、淤积、错接混接等问题,雨水和污水混合流进了琼江支流,使得河水污浊,到了夏天,味道更是难闻。“这次改造以后,雨水管接通雨水井,内部雨水直接就近排入河道,污水管则连通污水井,排往密闭运行的污水管网,再集中排到污水处理厂。”寿桥镇镇长陈春露说。 据介绍,今年寿桥镇建设完善污水管网1800米,污水通过管网送到寿桥污水处理站调节池,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最终实现达标排放。截至目前,涪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已新建雨污管网111.8公里,改造雨污管网25.8公里,从源头上改善了水环境。 联防联控 川渝流域共管 上下游休戚与共、左右岸唇齿相依,河流治理不能孤军作战。涪江、琼江属嘉陵江一、二级支流,上游主要是四川省遂宁市、资阳市,下游则主要是铜梁区、合川区及我区,两江沿线常住人口达到800万以上。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携手上下游共同发力,近年来,我区与遂宁市、资阳市、铜梁区、合川区等地,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进全域治理,共建跨界河流“管家”,全面推进上下游水环境质量改善。 “你好,你们厂房内污泥固化池防渗措施不到位,请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成。”在潼南区温氏花岩种猪场,区生态环境局和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的联合执法人员针对该企业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单,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和要求,指导企业立行立改。 像这种于毗邻地区的联合执法检查频次和执法范围正在不断增大。同时,按照下游协调上游、左岸协调右岸原则,聚焦跨界河流突出问题,各项联合专项治理行动也在持续推进,凝聚起专业化治水“向心力”。 近年来,涪江(潼南段)水质稳定为Ⅱ类,琼江(潼南段)水质稳定为III类。2021年5月,涪江(潼南城区段)被评为重庆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2021年6月,琼江(潼南段)被确立为重庆市示范河流首批试点建设对象。 干在实处无止境,走在前列谋新篇。在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的探索道路上,潼南从未止步。随着各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条条河流焕然一新,扮靓了山清水秀美丽潼南。(全媒体记者 刘文静)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