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在撂荒地上开展机耕作业。 潼南网讯(全媒体记者 罗昌泽 何云飞)11月15日,阵阵“隆隆”的旋耕机声在群力镇矮坡村的林地里回响,昔日荒芜的林地,正在“改头换面”,翻耕之后,平整的土地种下了绿油油的榨菜苗,焕发出喜人的新颜。 “这310亩地原来是柑橘林,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导致长期撂荒。现在进行‘非粮化’专项整治,我们动员种植大户种榨菜,你看现在这片地多平整,多漂亮,这是集体经济创收的希望。”矮坡村党支部书记张思豪告诉记者。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群力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土地流转、落实监管责任和发展特色产业等举措,持续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并以此为契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天灵村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现场,挖掘机来回作业,挖除清理杂草杂木,加紧平整好待耕种的“良田”。不远处,已完成整改翻新的土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村民们正忙着施肥、播种。 天灵村党支部书记张朕旭坦言,由于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劳动力不足,导致部分土地撂荒无人耕种。“根据镇上反馈的10块‘非粮化’‘非农化’图斑,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实际摸排的‘非粮化’‘非农化’耕地有100余亩,目前已经整治完成60余亩,都已经撒上了小麦种子。”张朕旭表示,这批小麦明年五月份就能获得收成,预计产量五万斤,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六万余元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村里老百姓的就业务工机会。 今年,群力镇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召开了全镇动员会和培训会,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因地施策,先易后难”原则,落实图斑地块到户到人,统筹推进全镇耕地整改恢复工作,守护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同时,利用整治完成的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驶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目前,已恢复耕地610亩,基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复耕复种590亩。 “我们将持续开展宣传引导,强化群众耕地保护意识,督促工作责任落实,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持续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助推老百姓增收致富。”群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豪表示。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