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小学老师看望小宇婷。 学生们在教室认真听课。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精准扶贫,而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核心在保障义务教育。 近年来,区教委紧扣“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创新思路方法,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面完成“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标任务,切实解决了教育脱贫攻坚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了全区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近段时间,龙形中学组织相关老师和当地村支“两委”一起,深入各建卡贫困户家中,对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查,确保惠及的贫困学生信息真实、有效。 “我在学校享受了营养午餐和住校生生活补助,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龙形中学学生陈佳馨说。陈佳馨今年读初三,由于她家是建卡贫困户,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小陈在学校享受了不少爱心资助,平时也吃住在学校,这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能够让她在学校安心学习。 同时,小陈的姐姐在上大学期间也享受到了减免学费和相关资助。现在小陈的家在国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危房改造,母亲也被安排在村里的公益岗位工作,全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学校老师经常到我们家了解情况,解决困难,给予帮扶,现在我们家的生活比以前好多喽!”小陈父亲陈章贵高兴地说。 黄子涵是上和小学的一名贫困学生,在学校享受爱心午餐的同时,学校的老师也经常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家中是否有困难,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老师们的爱心。“老师都很关心我,我一定会健康成长,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黄子涵对记者说。 据了解,全区各中小学积极落实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辍学,安心完成学业。 定制送学一对一帮扶 今年16岁的周菊菊家住龙形镇丁坝村,由于小周患有智力障碍,性格比较内向孤僻。 龙形中学老师便到小周家中征求小周父亲周继明的意见。周继明也很希望孩子能上学学点知识,但身体上的不便,家里经济条件又有限,也是无能为力。 为了让小周有学可上,与其家人商量后,为她定制了“送学上门”的套餐。龙形中学指派有爱心、有能力的几位教师承担“爱心送学”任务,每周到小周家里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教过程中,结合小周的实际情况,学校为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除语文、数学常规课程外,还开设了简单的绘画、智力启发、能力培养等课程,全面开发她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现在小周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最近她还收到了初中毕业证,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送教老师带着记者去看小周时,小周现场不仅写了很多字,还在本子上画出了她心里的小伙伴们。“特别感谢老师们每个星期都来教周菊菊,她现在变得爱笑了,没想到她能学到这么多东西,老师和校长对我们真是太好了!”周继明拉着送教老师的手说。 在上和镇三岭村,10岁的脑瘫患儿彭宇婷从小就因病遭生母遗弃,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一直由奶奶抚养照顾。由于长期辗转各地求医使家中经济拮据,成为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上和小学老师得知小宇婷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三岭村委会,提出帮助小宇婷的想法。这之后,老师们就经常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和书本玩具等去看望小宇婷。小宇婷没什么学习能力,老师们就给她听儿歌,带着她看一些图画,努力帮助她更好地感受这个世界。 据区教委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7月中旬,区内就读潼南籍建卡贫困户学生共有5807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847人。为保证这些学生每一个都有学上,区教委严格做到控辍保学一个不少、学生资助一个不少、办学条件一样不少,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教育人的力量。(全媒体记者 张峻豪 关羽)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