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在用自来水洗菜。 花岩镇自来水厂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水质。 “水龙头一拧,水哗哗地就来了,真方便,再也不用跑大老远的找水了。”近日,五桂镇东南村6社村民李建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与李建华同时喝上自来水的还有该村的38户村民。这样的场景,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必须补强的重要民生短板来抓,通过全面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有效解决各类饮水问题,改善供水水质。 如今,农村群众从喝水难到有水喝,从挑水饮到用上自来水,逐步实现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转变,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以来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源源动力,彻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状态,滋润了村民的心田。 “现在有了干净的自来水,拧开水龙头,随时都可以用,特别方便。”家住花岩镇花岩社区的建卡贫困户再也不用担心用水的问题了。 花岩镇不仅场镇区域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山村居民也纷纷告别“靠天吃水”的日子,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花岩镇位于我区西北部,全镇幅员面积2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300米,是全区地势较高的地方之一,大多数为浅丘地,因境内无河流湖泊,也是典型的易旱地区。2016年前,该镇不少贫困户长期以来的生活用水全部依靠山泉水及自打井取水,生活很不方便。 “在自来水没安装入户之前,家里吃饭、喝水、洗衣服等都基本靠山里流下来的泉水。用上自来水后,方便得不止一点点。”正值中午,花岩社区贫困户范绍清正准备淘米做饭,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那个时候每天都要去挑水,一天挑上四五次,至少要花上两个小时。有时候下大雨,山泉水就浑浊,挑回家里还要放一放才敢喝。要是碰上天干,就要去更远的地方找水,有时候还不见得找得到。”回忆起挑水的那段岁月,范绍清感叹万分。 用上自来水得益于镇上的水厂改造升级。“以前的水厂净化设备不齐全,而且水池容量小,一下雨就会有大量浑水进入水池管网,造成水池淤积,管路堵塞,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理疏通,也不便于消毒,对水质有一定影响,群众用水极其不便。”花岩镇自来水厂工作人员付清和介绍,2016年,在区水利局的支持下,我们在原水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配备了沉淀、消毒、净化等相关设备,扩充了水池容量,水质水量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解决了花岩社区、水桥村、龙怀村、石庙村的安全用水问题。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水管入户后那个激动的心情,以后终于不用再挑水了!”范绍清表示,再也不用担心没水用了,每次打开水龙头,用着干净的自来水淘米、洗菜,就觉得特别幸福。 与范绍清一家有着相同欣喜体验的,还有潼南千千万万生活方式因水而改变的农村家庭。 2015年以来,我区通过管网延伸、改扩建、改造配套、更新配套管网等方式,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确保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喝上优质、安全、洁净的放心水。 记者手记水利建设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让贫困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水利部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区水利部门通过细化水利帮扶措施,落实行业扶贫责任,加快补齐贫困地区水利短板,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覆盖面从局部到全域,保障能力从弱到强,总体实现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巨大变化。 下一步,水利部门应围绕持续改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等工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层层压实水利扶贫攻坚责任,将脱贫摘帽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媒体记者 朱杨)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