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依据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19〕313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和引进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以下简称“新型研发机构”),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特制定本办法。
惠民惠企政策
https://www.cqtn.com/html/col613736.htm
新闻热线:023-44579009 投稿信箱:tnxwzx@cqtn.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  时政 社会 综合  | 专题镇街 部门 外媒   |  酒店 美食 旅游   |  生活 求助 公告   | 视频 |   小编行 听新闻 潼城故事   | 图片 |   数字报 手机报 看潼南APP
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2021-07-23 10:4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依据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19〕313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和引进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以下简称“新型研发机构”),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型研发机构是指聚焦重庆市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可以是在渝依法注册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

新型研发机构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一)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眼于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及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的实际应用主体,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的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等原型产品关键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

(三)提供研发服务。根据市场主体技术需求,提供技术支撑、研发支持与科技服务等应用技术支持。

(四)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多元化投资主体,构建专业化转移体系,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移转化。

(五)孵化科技企业。联合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和育成。

第三条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围绕我市大数据智能化、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依托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培育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第四条  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申报、认定、评估、监督、管理等工作。

各区县(自治县)科技管理部门协助开展本地区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

第五条  新型研发机构分为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第六条申请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的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渝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主体明确,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完善;企业与事业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

(二)拥有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在职研发人员不低于10人且占机构总人数的50%以上。

(三)拥有开展研发、试验、服务等所必需的条件和设施。在渝办公和科研场所不低于500平方米,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万元。

(四)能够持续运营,具有稳定的研发经费来源。上一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含重庆本地财政扶持资金)不低于200万元,或占上年度收入总额的50%以上。

(五)具有重大科研成果和市场服务能力,其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上一年度市场化收入应不低于200万元。

(六)申报单位应满足科研诚信分值要求。

第七条  满足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申报条件的单位,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的可申请认定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一)有清晰的发展定位。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应按照高水平技术、高层次团队、全球化视野的要求,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建设,有明确、聚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二)有固定的科研场所。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独立集中科研用房建设面积一般应不低于2000平方米。

(三)有稳定的人才团队。机构负责人和科研带头人一般应为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机构研发人员数量占机构总人数的60%以上,常驻研发人员(市外柔性引进人员每年在渝工作时间6个月视同为常驻研发人员)不低于20人且占机构总人数的40%以上。

(四)年度研究开发经费(不含重庆本地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一般不低于1000万,或占年收入总额的30%以上。

(五)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市场服务能力。在重点产业领域取得1项以上可自主自控的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产业化效益达到2000万元以上或已孵化2家及以上科技型企业。

第八条  市科技主管部门定期接受单位申请,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一)申报受理。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登录重庆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申报指南、标准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书填写、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并提交纸质申请至所在区县(自治县)科技管理部门。

(二)区县推荐。受理申报材料的各区县(自治县)科技管理部门对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查,并对符合要求的申报单位出具推荐函,提交到市科技主管部门。

(三)评审论证。评审论证包括会议评审、通信评审、网络评审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市科技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评审方式组织评审论证并得出评审论证意见。

(四)结果公示。市科技主管部门对通过评审论证的申报单位提出认定意见,并公示。

(五)审定发布。通过评审和公示的新型研发机构名单由科技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后正式发布。

第九条 申请认定新型研发机构的单位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申请表;

(二)诚信承诺书;

(三)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

(四)申报单位的最新章程与管理制度(包括人才引培、薪酬激励、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科研项目管理、研发经费核算等);

(五)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以上须由具备独立执业资格,成立三年以上且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的中介机构出具(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六)单价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基础软件、系统软件清单(包括设备名称、数量、原值总价、购置年份等信息);

(七)其他必要的材料。 

第十条引进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的申报、认定、评估、标准、监督、管理及相关扶持政策等工作按照《重庆市科技局关于<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三章扶持政策

第十一条经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有效期为3年。

第十二条有效期内的新型研发机构,可享受以下扶持政策:

(一)对首次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给予授牌。

(二)对首次认定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给予授牌,并按上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的3%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经费支持。

(三)对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根据自身企业类型在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库中注册,注册企业参照《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项目实施细则》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四)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新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其单位价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或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进口科研仪器设备符合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五)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可按照《重庆市科技创新券专项实施细则》纳入创新券接券机构,推动创新券资助对象向新型研发机构购买研发创新服务。

(六)新型研发机构引进的人才(团队),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申报“重庆英才计划”和市级科研计划项目,在有条件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中按规定开展职称自主评定试点,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特殊人才畅通职称认定“绿色通道”。

(七)符合相关规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参照《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八)新型研发机构可享受所在区县相关扶持政策。

第四章考评管理

第十三条  在新型研发机构资格期满前,市科技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主要考核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纳入国家、重庆市研发经费投入统计情况、科技研发条件、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效益、运行管理能力、孵化企业情况以及相应的财务经费使用、管理等情况。

第十四条  绩效评估工作主要分四个阶段:自评阶段,专家评价阶段,综合评价阶段,结果公示及运用阶段。评估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一)评估结果为合格的,继续获得3年新型研发机构资格。其中,评估结果排名前三分之一的,且三年研发经费投入逐年递增的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按不超过三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的10%,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费支持;评估结果排名前三分之一的,且三年研发经费投入递增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按不超过三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的10%,一次性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经费支持。

(二)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根据评估实际情况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资格。

第十五条已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如有名称变更、股权结构变更、重大人员变动等一系列变更行为,应提前以书面形式报至市科技主管部门,重新进行资格核实;如有企业注销行为,应提前以书面形式报至市科技主管部门并配合进行财政资助资金使用情况核算。因未及时报备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五章综合监督

第十六条  对获得财政资金资助的新型研发机构,应主动配合接受监督。有实名举报新型研发机构存在严重失信行为且经核查属实的,对该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相关资格。

第十七条  本办法全流程按照《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诚信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科研诚信管理,申报、认定、绩效评估等环节各责任主体均需签订诚信承诺书。

第十八条  本办法中参与申报的单位和已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出现失信行为的,市科技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采取记录不良信用、警告、通报批评、取消新型研发机构资格等措施;同一失信行为涉及多个责任主体的,应分清责任,主要责任主体从重处理,次要责任主体可视情节从轻处理;对确有实据证明无过错的,免于处理。

因存在严重失信行为且受到以下处理的,终身追责:

(一)受到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并正式公告;

(二)受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查处并正式通报;

(三)经核实并履行告知程序的其它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  各区县(自治县)科技管理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实施办法》(渝科委发〔2016〕129号)自本方法印发之日起废止。

相关新闻:
视觉潼南丨船渡碧江 江映 ...
潼南高粱红满天,丰收喜悦 ...
视觉潼南丨沃土盼稻香
视觉潼南丨晚霞中邂逅潼城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掌心潼南》
    新闻客户端
    《掌心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掌心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全市首例!这种嫁接方式“有点东西”
你能想象吗?每小时嫁接1200-1500株,效率足足是人工的6-8倍,成本更是大幅度降低,且成功率高达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别让取暖“神器”变“凶器”
·“胖东来现象”给提振消费带来的一点启 ...
·科技进步让我们端牢饭碗顿顿好餐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推动乡村全面振 ...
·点亮学前教育的法治之光
·从李子柒爆火看短视频如何更好助力文化 ...
·“知道什么叫只剪一点点”助力提升服务 ...
乐享生活
·免疫力一低,这条“蛇”就蠢蠢欲动?专 ...
·近视手术想做就做?爱尔眼科王红霞:这 ...
·健康“医”点通 女性经期健康不容忽视 ...
·为何“睡得深”有助“记得真”
·中医视角的温暖提醒:寒冬来袭,这些穿 ...
·眼睛干涩如何缓解?(中医养生)
·防治心肌纤维化有了新途径
健康“医”点通 想 ... 脑卒中又到高发期! ...
寒潮来袭 心血管遭 ... 这种“新秋裤”长期 ...
揭秘人工关节置换术 ... 艾滋病谣言大起底,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举报电话:023-87281015 举报信箱:tnxwzx@cqtn.com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612688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2012-2023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中国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