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穿城而过。特约摄影 张斌
城市发展事关城市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2024年以来,潼南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路径,秉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走“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雅”精美城市道路,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和承载能力,在建设品质为先的现代化宜居智慧活力有尺度的滨江新城上持续发力,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安康街潼趣口袋公园。
功能提升让城市更加宜居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在老旧小区升级改造过程中,潼南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补齐配套设施短板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
大佛街道石碾社区的康华锦园小区,建设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因小区建设年份较早,当时设计不够合理,没有做到雨污分流,时常出现内涝积水现象,加之部分居民违章搭建、各种线路乱拉乱接问题突出,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居民期盼改造的意愿十分强烈。
“以前隔三岔五地就积水了,好几天都流不走。”该小区居民刘大爷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小区生活了10多年。年久失修和基础设施老化给该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去年初,我区启动了对康华锦园、阳光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的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拆除违章建筑、雨污分流、规范线路、小区配套设施完善等。”区住房城乡建委物业监督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改造前会充分征求和吸纳居民意见和建议,确保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改造完成后,条件成熟的小区还将鼓励居民成立物业公司进行服务,确保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公园建设同样也是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在潼南,逛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正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我家就住在安康街潼趣口袋公园附近,每天有很多老年人来这里散散步,唠唠嗑,带着孩子活动活动,幸福感满满。”家住凉风垭华夏一品的市民周女士说。
“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近年来,潼南在相继建成大佛寺湿地公园、人民生态公园、时光长廊、东安公园、金福坝湿地公园、福山公园等后,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和城市公园适儿化适老化更新提质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建设口袋公园2个,一是位于潼南区金滨路的弘景小游园,占地500平方米,靠近大弘盛景居住区,辐射周边居民5000余人。二是位于潼南区安康街的潼趣口袋公园,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地势开阔平缓,辐射周边鸥鹏中央公园社区、华夏一品、幸福苑、时光华夏、越秀天城等居住小区,惠及周边市民2万余人。
如今的潼城,已是绿满城、景满眼、品味品质全面跃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展现了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新风采。
数字化城市运行治理中心。
数字赋能让城市更显智慧
大数据智能化不仅让城市管理更高效,还让城市管理更精准。在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块大屏连接着众多应用场景,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随着提示音,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接到一个处置工单,显示在潼南一小区内出现建筑垃圾堵塞消防通道的情形。工作人员在查看现场图片进行确认后,将处置任务分派给了城管、消防等部门和对应的街道。接到任务后,相关部门、街道工作人员及社区网格员马上赶到该小区,对情况进行了处置。
据介绍,这是去年8月我区建成的“生命通道保畅一件事”应用,对辖区12个小区72个摄像头接入感知设备,实时监测车辆违占、物品堆放等数据,形成生命通道红黄绿“风险感知态势图”,出现占用、堵塞消防通道情况后,将及时触发阈值预警,系统自动生成对应处置工单。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根据处置工单远程核对现场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将智能预案第一时间分拨至部门、镇街响应处置,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
“城市治理既要下好‘绣花功夫’进行‘细管’,更要依托大数据智能化进行‘智管’。”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生命通道保畅”场景运行以来,全区规范乱停车739台次,教育违停违占司机等1140余人次。
在潼南,数字化手段赋能社会治理已扩展到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患者只需在“潼心护”上简单填写服务需求下单,一键提交订单便能在家坐享服务。
“潼心护”是潼南推出的一个“医养家·潼心护”数字应用平台(也是全市首个),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老年患者、出院待康复患者、行动不便患者及产后妈妈、幼儿等人群提供优质护理、保健服务。有需求的群众只要通过应用进行线上申请,护理人员接到申请后,就会第一时间上门开展服务。
目前,“潼心护”已形成区级主导、多方配合、医院执行、社区协同的四级统筹机制,建立了上门医护管理办法,规范前中后期上门服务流程,同时采取服务对象实名认证、服务行程轨迹追踪等措施,确保上门服务质优效高、安全可靠。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潼南通过数字赋能,不断探索开发多功能应用场景,实现城市管理更加智慧,进而全面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青年夜校。
青春时尚让城市更具活力
青年是国家未来、民族希望之所在,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希望活力之所在。
近年来,我区以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为契机,始终坚持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引导青年将个人奋斗融入全区发展大局,激励大家在全方位推动潼南现代化建设中尽展才华、实现抱负。
“到夜校来上课的青年可以在一起学习技能,充电交友,还能锻炼身体,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更精彩的课程可以参加。”在我区“青年夜校”2024年秋季班首堂课上,学员夏薇对记者如是说。
为不断满足青年对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从去年开始潼南区创办起青年夜校,截至目前已开设2期,共有600多名青年学员参加培训。
“青年夜校主要是针对青年人群的工作特点和文化艺术需求,为广大青年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培训,帮助青年群体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为年轻人打开‘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生活新方式。”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青年有作为,城市就有了活力。潼南坚持“发展所需、人才所用”,围绕“涪江奔腾”计划,全链条吸纳高端人才、集聚创业人才、培育产业人才。以“青竹荟”为载体,为青年人才搭台子、压担子,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柔性引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王进军等专家团队15个,建设重庆市现代种业创新基地等研发平台近10个,培育科技型企业223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获“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市级以上奖项30余人次,才智涌流的新局面加速形成。
无商不成市,商圈作为重要的消费载体,同样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持续开展的“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绿色、实惠、时尚”系列主题促销活动,让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到全区各大商场或特色街区逛街、吃饭、购物,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本人便是土生土长的潼南人,关于潼南商场最早的记忆,是10岁那年父亲带着自己到老城水井湾丽雅商超买的一件体恤衫。
随着年龄渐长,城市日新月异。如今,已经工作的自己和朋友常去隆鑫中央大街或者外滩重百商超逛逛。记者的经历,正是过去20多年潼南城市中心区变化的缩影,也从侧面印证了潼南商圈的发展和变迁。
如今,大小商圈在潼南“遍地开花”。隆鑫中央大街、嘉年华购物公园、子同街、时代广场……每个商圈都有各自的精彩,却共同演绎出潼南这座青年城市独有的商业活力和城市烟火气。(全媒体记者 罗列 马艾)
【责任编辑 郭星】